云南艺术学院“回声”工作坊“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之十六 布贴承非遗,社区传雅韵

来源: 时间:2025-10-28

布贴,又称“粘花”“补花”等,是一门常与刺绣结合,共同服务于民间生活的实用艺术。传统布贴多以深色土布为底,用鲜艳亮丽的花布拼贴出丰富图案,缝制在衣物的各个部位,以增加服装的美观性与耐用性。布贴的构图自由随意,题材涵盖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林草木等,极富艺术创造性与生活情趣。2008年,该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5年10月17日,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回声”工作坊联合昆明呈贡和光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走进雨花社区,开展以“布贴承非遗,社区传雅韵”为主题的布贴技艺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志愿者向社区居民介绍了民间布贴技艺的发展历史与传统图案的特征。在志愿者的细心指导下,参与现场活动的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制作布贴画。小朋友们先在布料上勾勒图形轮廓,裁剪后将各色布块粘贴在卡纸上。有的孩子拼了五彩斑斓的“生日蛋糕”作为送给朋友的礼物,有的设计制作了可爱的小恐龙,有的则用花布头拼贴了一幢幢农家小院。

本次活动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社区居民深入体验了布贴技艺的创作乐趣,切身感受了非遗的深厚底蕴。未来,“回声”工作坊将持续推进“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依托专业教学资源,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让非遗在活态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文字:陆韵菲

图片:陆韵菲、王浩瀚、李芙蓉

初审:张  磊

复审:吕贵彬

终审:骆  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