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艺术学研究生在田野调查中的实践难题,夯实研究生“理论+调研”的专业基础,艺术管理学院于2025年9月29日特邀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巴胜超教授开展以《观人·察事·识物·明理:艺术与非遗田野调查的四重奏》的专题讲座,2025级全体研究生及部分专业教师参加了讲座。

巴胜超教授作为深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调查研究的学者,在讲座中结合自身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围绕“观人、察事、识物、明理”四大核心维度,为研究生提供了可落地、可实用的田野调查方法论。

讲座伊始,巴胜超教授为同学们分享了徐新建老师提出的“上山—下乡—进城—入网—反身”的五维体系,并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田野调查与AI技术相结合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科学的研究。在“观人”部分,巴教授重点分享了非遗传承人的深度访谈技巧;“察事”部分聚焦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如何记录描述一个节日、仪式、事件、活动;谈及“识物”,巴教授给出了田野调查的秘籍,即体-用-造-化;最后的“明理”环节是对田野调查过程的升华,即如何将经验材料提炼为学术书写。
整场讲座中,研究生们与巴胜超教授始终保持高频互动,围绕“如何与传承人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小众非遗项目资料稀缺怎么办”等实际问题,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讲座的举办为研究生搭建起“从课堂理论到田野实践”的桥梁,为研一新生今后进行田野调查奠定了基础。未来,艺术管理学院将继续邀请更多领域专家走进校园,为研究生提供 “接地气、解难题” 的精准指导。

文字:王恋欣
图片:王恋欣
初审:吴婉婷
复审:吕贵彬
终审:骆 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