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探索实践教学新范式
为响应学校 “实践育人”教学理念,艺术管理学院表演专业(礼仪与时尚表演方向)于2024年3月24日至4月6日开展艺术实践教学项目,组织百余名师生深度参与舞剧《三国志》的全流程研习。此次活动以 “理论筑基——学术赋能 ——艺术浸润”为脉络,以“感悟艺术魅力,提升舞台表演素养——观摩舞剧演出”为主题建起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开辟出“学思践悟”的创新路径。
01多维理论建构:解码舞剧艺术密码
艺术实践周启动初期,在熊焰老师和李思蒂老师的带领下2024级表演专业(礼仪与时尚表演方向)的同学们围绕舞剧《三国志》展开集体研讨。同学们根据前期阅读的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陈寿生平、《三国志》成书背景及舞剧改编策略,特别聚焦该剧“以舞叙事”的艺术特征 ——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该剧通过 “历史重构 + 现代编舞”的手法,将陈寿十年著史的艰辛历程转化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舞蹈诗。在理论研习环节,学生们深入研读《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 看正统思想的转向》等文献,并且制作PPT进行交流。

02剧场深度沉浸:解码舞台艺术语言
4月5日晚,师生们走进昆明剧院,在舞剧《三国志》的艺术世界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学习。 该剧由四川天府演艺集团打造,国家一级编导马东风担纲总导演,通过 “别故乡”“倾著”“苦著”“三国志” 四幕,展现陈寿 “秉笔直书” 的史家精神。 艺术震撼瞬间 竹简阵:30名舞者手持3米竹简组成 “史墙”,通过光影投射呈现《三国志》经典篇章,学生们惊叹于 “文字的立体化表达”。 时空对话:现代舞者与古代 “史官” 通过舞蹈语汇展开 “千年对话”,这种 “间离效果”引发学生对历史叙事的深度思考。 学生观演感悟 表演专业(礼仪与时尚表演方向)的学生康麟表示:“当看到 ‘倾著’段落时,我被传统礼仪文化的现代演绎深深打动。剧中揖让进退的动作设计,为我们的礼仪与时尚表演课程提供了绝佳的教学案例,通过演员的肢体表达,让我感受到了肢体语言的无穷魅力,在肢体的张弛间,领悟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塑造出更具深度与层次感的角色”。
03 实践成果转化:构建长效育人机制
此次艺术实践教学成果显著,表演的核心是“让艺术走进生活”。表演专业(礼仪与时尚表演方向)专业指导老师李思蒂表示:“此次艺术实践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以艺术赋能社会’的责任感。” 未来,表演专业(礼仪与时尚表演方向)将持续深化 “理论——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拓展艺术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文字:李思蒂
图片:2024级礼仪班
初审:吴婉婷
复审:吕贵彬
终审:傅永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