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回声”工作坊“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之十二:竹编技艺走进景明社区

来源: 时间:2025-06-23

2025年5月30日,端午节前夕,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回声”工作坊走进昆明市呈贡区洛龙街道景明社区,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本次活动以竹编小船制作为主题,带领社区居民沉浸式体验传统手工艺与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

志愿者讲述竹编文化

工作坊志愿者以生动的故事为切入点,向居民们讲述端午节的起源与文化内涵,重温屈原的爱国情怀。从粽叶飘香的习俗到龙舟竞渡的寓意,居民们在历史回溯中感受传统节日承载的民族精神。实践环节,志愿者耐心演示了用竹篾制作小船挂件和用折纸制作三角粽的方法与技巧,一根根竹篾随即在居民的手指间飞舞起来。随着竹编挂件逐渐成型,在场的参与者们也共同编织了一段独特的端午记忆。

志愿者演示竹编的基本技法

社区居民动手制作竹编挂件

社区居民动手制作竹编挂件

居民们认真完成自己的作品

此次非遗进社区活动,不仅让社区居民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竹编技艺的独特魅力,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推动非遗走进社区日常生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云南艺术学院回声工作坊将持续探索非遗与社区生活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创新传承方式,让更多人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字:毛乐

图片:王浩瀚

初审:张磊

复审:吕贵彬

终审:骆圆